大廈西側建塑料博物館規劃獲得通過 同時建廣州首個大型蠟像館
  本報訊 (記者杜娟) “廣州圓”已經成為廣州標誌性建築,其西側將新添一座花瓣形的塑料博物館,與“廣州圓”一起,構成“花好月圓”的圖景。在昨日下午召開的廣州市規委會上,荔灣區塑料交易所地塊控規修改方案獲得通過。廣州市市長、規委會主任陳建華主持會議,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陳如桂,副市長王東出席。
  擬建塑料博物館和蠟像館
  此次調整規劃的地塊位於荔灣區東沙經濟開發區南端,北靠環城高速,西臨東新高速,南臨廣州圓路,緊挨著外形酷似銅錢的地標建築“廣州圓”,用地面積約1.3公頃(約19畝)。
  規劃調整方案將該地塊分割為地塊一和地塊二。地塊一的建設規模按歷史批覆控制,用地性質、建築面積等指標不變。地塊二靠近江邊,擬建的塑料博物館建築面積為1.2萬平方米、蠟像館建築面積為3000平方米。規劃新增小汽車停車位120個,大巴停車位3個,滿足市民觀展需求。
  對於在此處修建塑料博物館和蠟像館的原因,業主單位解釋,我國已興建了一批行業博物館,如紡織、煤炭、石油博物館等。但目前尚未有專門用於展示塑料工業發展歷程、普及塑料知識的博物館,因而該項目的建設可填補我國塑料博物館的空白。
  而大型蠟像館也只有北京、上海和香港有,在廣州尚屬首次建設。據瞭解,北京中國蠟像館建築面積為3000平方米,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建築面積為9000平方米,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建築面積為15000平方米。
  此外,“兩館”的建設可提高廣州塑料交易所的文化底蘊、行業知名度,從而提高其國際競爭力。據瞭解,本項目作為公共建築,全部利用企業自有用地和資金進行建設,減輕公共財政負擔。
  “花好月圓”勝過“祥雲”
  博物館和蠟像館將建成什麼樣?此次共有三個建築方案提交規委會討論。除了方案一“花好月圓”之外,方案二“地景”則將建築主體覆土處理,方案三“祥雲”則猶如幾朵白雲。
  雖然多數專家贊成頗為低調的方案二,但是規委會將最後的評審權交給了業主單位,由其最終決定使用哪個方案。而業主單位負責人在會上表示,最希望採用“花好月圓”方案。
  方案一“花好月圓”將建築分為五個橢圓形體與中心玻璃體,分別對應著五個展區與中庭空間,整體形態既有向心性又具發射感,猶如一朵木棉花的五片花瓣和花蕾,與旁邊主體圓環建築一起寓意“花好月圓”。
  ——“花好月圓”方案最受業主單位青睞
  大家以前對這個“圓”不太看好,把它叫“土豪圓”,認為廣州人就想發財。旁邊建個塑料博物館是好的,與塑料交易所相鄰相得益彰,既是展覽場地也能推介宣傳交易所,而且現在意思又好一點——花好月圓。
  ——規委會委員、省博物館原館長鄧炳權  (原標題:“廣州圓”要變“花好月圓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crrug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